通風地籠的通風通道由通風口、配風箱、氣流調節閥、主管、三通、彎頭和通風網板組成,網板的開口率可為25%(前段)、30%(后段)和35%(后段),用于平衡風冷。地上罐籠通風管道是糧倉地上通風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,適用于地下槽室糧倉和露天散糧堆。風管不僅適用于新建糧倉,也適用于舊糧倉的改造,不破壞地坪,節省土建投資和施工時間。
本產品是儲糧通風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。適用于無底槽的房間式糧倉和露天散糧堆。糧堆在頂部后,連接風扇,使氣流均勻通過糧堆,有效實施降溫、沉淀、化學熏蒸、起飛調理、消除殘留毒物和異味等多項操作。
1、接地籠主、支風管
1.1由1.5毫米或2.0毫米冷軋鋼板沖壓折疊而成,符合國家冷軋鋼生產工藝標準(GB/T716)的要求。其形狀為倒U形,外觀平直,無歪斜。其底面和表面應光滑,無明顯隆起和擦傷。
1 .2主風管外側靠墻開有橋形孔,開口率為8%-10%,內側無開口,解決通風死角問題。這些洞不會漏谷物。支風管的開孔率為25%-35%,開孔應均勻,刺,孔寬不大于2mm。
1.3風管段,長1000毫米,寬400毫米或500毫米,高260毫米或350毫米。
1.4表面應涂上有色鋅或白色鋅。涂層厚度不得小于10微米。耐腐蝕性應符合《輕工產品金屬涂層腐蝕試驗結果國家評價標準》(QB/T3832)中簡單10級配方法的4項要求。耐腐蝕性應保證10年以上。涂層應牢固,無明顯影響表面質量的缺陷,如剝落、氣泡、、銹斑等。
1.5接頭采用壓槽搭接和自攻螺釘連接固定,每段通風管道至少固定3根直徑為φ8的加強筋,確保接頭處無漏粒問題。
地上通風籠應注意以下操作方法和事項,以更好地延長儲糧的使用壽命。
糧堆通風前,要仔細檢查整個通風管道是否通暢,管道的連接位置是否牢固可靠,電機運轉是否正常。通風過程中,必須采用取樣法。測溫點應設在糧堆中間層的平均風量處,并應設在糧堆局部受熱部位或局部含水量高的位置。
我們需要每隔4小時測量一次溫度,并且應該在通風開始和結束時測量濕度。通風和降水期間,溫度和濕度應至少每8小時測量一次。通風調節時,每4小時測量一次溫度,濕度測量的時間間隔應根據所需的濕度增加量確定。
您好,歡迎蒞臨上谷倉儲設備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